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灣長制”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年12月17日下午3:00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海洋與漁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李明
發布人:市海洋與漁業局黨委書記、局長、市灣長辦主任桂迎寶,市灣長辦督察組組長馬軍
發布議題:介紹我市“灣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李明: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各位來賓,同志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本次連云港市“灣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我市作為全國五個“灣長制試點”城市之一,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迅速推動試點工作全面開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灣長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回應社會關注,讓市民更加了解“灣長制”進展情況,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公眾介紹我市“灣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在發布臺就座的有:市海洋與漁業局黨委書記、局長、市灣長辦主任桂迎寶,市灣長辦督察組組長馬軍,我是市海洋與漁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李明。
此外,受邀前來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還有來自連云港日報、連云港電視臺以及連云港發布等媒體界的記者朋友,在此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謝意!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兩項內容:一是請桂迎寶局長作新聞發布;二是回答媒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首先,請桂迎寶局長就連云港市“灣長制”工作開展情況作新聞發布。
桂迎寶: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連云港市 “灣長制”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市灣長辦、市海洋與漁業局,向各位新聞界朋友對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海洋與漁業工作給予的關注、關心與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下面,由我向大家通報一下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高度重視“灣長制”試點工作,各縣區、功能板塊以及各成員單位真抓實干、攻堅克難,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總體要求,以“灣長制”為抓手全面推進生態海州灣建設,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做好頂層設計,構建四級聯動灣長體系。一是成立“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為加強“灣長制”試點工作的統一領導,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連云港市海州灣“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擔任政委和灣長,市委分管領導任副政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灣長。各縣區參照市級模式也相繼成立了本級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構建四級灣長體系。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了市、縣(區、板塊)、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的灣長制管理體系。明確市級政委2人、灣長2人,縣區級政委8人、灣長9人,鄉鎮級灣長22人,并建立海州灣灣長名錄。同時,市、縣(區、板塊)相繼成立本級灣長制辦公室,目前,全市成立市級灣長辦1個、縣(區、板塊)級灣長辦5個,鄉(鎮、街道)級灣長辦13個。
(二)明確問題導向,建立健全灣長制運行機制。一是編制出臺“灣長制重點任務清單”。根據國家“灣長制”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結合連云港市灣長制試點工作方案,年初市政府出臺了“2018年度灣長制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以“海洋綜合管控、陸海污染防控、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海洋災害風險防范、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強化海洋生態監管”等六大任務為抓手,系統推進海州灣海洋綜合治理。各縣(區、板塊)根據該任務清單,突出自身特點,組織細化了本級灣長制任務。二是制定配套工作運行制度。為加強“灣長制”試點工作規范化運行,我們編制了《灣長制工作考核辦法》、《灣長制工作協同聯動制度》、《灣長制工作灣長履職辦法》、《灣長制工作督查辦法》《灣長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等相關配套制度,以制度促規范,用制度抓落實。三是推進“灣長制”信息化建設。我們與移動運營商合作開發了“灣長通”手機APP,通過基層巡灣員的使用,每天生成巡灣日志并實時上傳岸灘影像信息,使各級灣長能夠及時掌握岸灘環境狀況。同時,我們不斷加快整合現有海洋信息數據平臺,與國家海洋一所、華東地質勘探局海洋院、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通過該系統的建設完成海洋生態監測與評價、海域海島三維立體監管、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公共服務等信息大融合,為“灣長制”工作發展助力。
(三)堅持多管齊下,灣長制推動舉措不斷深化。一是加快海洋生態專項規劃編制。我們出臺了《連云港市海洋生態紅線保護實施規劃》,將重要海洋生態功能區、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為海洋生態紅線區域,明確海洋生態紅線制度責任主體和目標任務。同時,編制了《連云港市海洋牧場總體規劃(2018-2025)》,啟動海洋牧場追加實施項目,投入海洋牧場建設經費853萬元。開展跟蹤監測海州灣海洋牧場漁業資源調查2次,并全力推進海洋牧場可視化建設,我市海洋牧場建設工作在全國海洋牧場建設現場會上得到農業農村部和省級部門的高度評價。此外,我們堅持以海域環境容量為標尺,倒逼控制陸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偭?,制定了我市排污總量控制制度任務清單、時間路線、成果目錄,編制完成《連云港市陸源入海污染負荷總量調查評估報告》等5項基礎性支持材料。二是強化海岸線整治項目推進。今年以來,我們全力實施海州灣整治修復工程,積極爭取省專項資金680萬元。加快推進我市海岸線整治修復行動,新增修復岸線6公里以上,綠化面積達60000平方米。目前,羊山島整治修復項目已進入驗收階段;小官山整治修復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贛榆區砂質岸線整治修復項目實施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完成部分招標工作。三是加強海上漁業生產綜合管控。我們積極組織開展養殖用海整治行動,全年立案查處非法養殖用海案件70宗,清理養殖筏架169個,清理各類養殖用海面積2.2萬畝,出臺了《關于加強養殖用海管理工作的意見》,嚴厲打擊違規違法用海行為。此外,嚴格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加大海洋減船轉產力度,清理我市在冊但無實船的“僵尸”漁船365艘,減少功率10441千瓦,全面降低海洋捕撈強度。開展“中國漁政亮劍2018”內陸禁用網具、“浮子筏”集中銷毀活動,銷毀4艘大型電捕魚船、83套各類型電捕器、100余條禁用網具、65艘“浮子筏”。四是穩步發展生態養殖模式。引導養殖設施綠色升級,嚴格管控池塘養殖、設施養殖和工廠化養殖用水的達標排放,新增設施漁業面積1.13萬畝,新建(改造)標準化池塘2.3萬畝。加快推進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新增香河農業園區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點1個,新增稻(藕)漁綜合種養面積3.6萬畝。五是營造海灣生態資源保護氛圍。我們積極通過報刊、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開展灣長制工作宣傳,我市報送的政務信息“連云港市強化生態環境系統治理,著力構建河海共治新體系”獲省領導重點批示。同時,我們以“世界海洋日”、“放魚日”等活動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各類海洋和淡水增殖放流活動,全年累計放流各類海洋苗種2億余尾,放流資金超300萬元;放流淡水苗種2.9萬公斤,放流金額達106萬元,進一步提升了活動規模層次和影響范圍,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好評。此外,我們將“灣長制”工作與“12345政府服務公共平臺”對接,將“灣長制”工作督查舉報電話納入“12345”統一管理,并在沿岸旅游景點及重點區域設置灣長制公示牌73塊,實現全市沿海岸線灣長制公示牌全覆蓋,明確灣長制工作責任人與監督舉報方式,積極鼓勵廣大民眾參與到海灣生態保護工作中來。
(四)部門協調聯動,重點任務推進成效顯著。一是積極開展陸海污染防控。市經信委積極開展環保專項整治,全年關停海州灣區域內化工企業13家;市環保局制定并印發了《連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提升方案》、《連云港市2018年年度主要水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全市存在風險國省考斷面及入海河流達標整治方案》等文件,將7條重污染入海河流納入區域補償范圍,全市18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進入試運行;市城建局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336公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覆蓋,完成165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任務。二是強化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市林業局完成沿海防護林建設面積11000畝,完成濕地修復和恢復面積4000畝;規劃局配合做好“深入實施岸線、海島生態整治修復工程”的規劃服務工作;連云港海事局嚴格落實《連云港沿海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要求,完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運行機制;市交通運輸局從加強船舶防污染設施設備配備、加快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燃油使用控制與督查檢查,確保了內河船舶、碼頭污染防治工作落實見效。三是嚴格開展檢查執法工作。市水利局立案查處涉水違法案件50余件,清理違章種植近17000畝、違章圈圩16800畝、網箱12597只、漁籪570道、漁網34896米;公安邊防支隊全年開展“三無”船舶集中清理整治行動21次,查處“三無”船舶68艘。
2019年是我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的關鍵一年,是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中的攻堅之年。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為主線,系統開展海州灣生態管理與保護。
一是強化“灣長制”工作制度保證。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推動灣長制工作縱深發展。優化完善分工明確、層次明晰、統籌協作的灣長制工作機制,完善灣長制考核辦法和考核指標,為維護海灣生態安全、實現海灣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進一步細化“灣長制”試點工作督查方案、調整督查計劃,提高督查頻率、擴大督查范圍,聯合市監察委、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對各縣(區、園區)、成員單位承擔的任務落實情況開展督促檢查。深入現場,直擊存在的問題,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對通報的問題不及時整改的單位將進行追責。
二是提高海洋綜合管控水平。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文件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建立我市“藍色海灣”項目庫。繼續實施海洋工程全過程監管、海洋生態紅線管控,不斷完善我市海洋生態補償機制,深入實施岸線和海島生態整治修復工程,實現保護區規范化管理、沿海防護林和濱海濕地建設取得成效。開展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加大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建設力度。強化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多渠道、多手段完善海、陸、空立體監測體系,以海洋監測數據為依據形成倒逼機制,統籌推進海陸污染治理。
三是加強陸域污染源治理能力。進一步強化“灣長制”、“河長制”協同共治,加快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在出臺排污總量控制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推動地方政府切實落實總量控制主體責任,并嚴格做好跟蹤監測及考核。加強“灣長制”工作成員單位協調聯動,尤其是海洋、環保、水利等部門的合作,強化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治理聯動,合力推進近岸環境治理,打造新型海洋環境治理體系。嚴格落實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確保海洋生態紅線只增不減,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為我市可持續發展留足藍色空間。
四是擴大灣長制工作影響力。我們將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市灣長制工作宣傳,通過工作簡報、報刊雜志、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媒體高頻率發布灣長制工作動態。在信息內容上擴大廣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進一步增強信息收集的敏銳度。積極利用海洋、環境等宣傳日開展多元化海州灣生態保護宣傳活動,讓更多的社會群體了解“灣長制”工作并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來,不斷擴大“灣長制”工作的影響力,使人民群眾對海州灣生態環境滿意度和獲得感明顯提高。
李明:下面請媒體記者朋友提問。

記者: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開展過程中有哪些工作特色?
馬軍:在“灣長制”試點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立足全市發展實際,積極探索我市灣長制工作新思路。
一是強化“灣長制”與“河長制”、“263”的工作聯系。充分發揮全市污染防治“三駕馬車”的作用,以灣長制體系推動陸海聯動,聯合環保、水利等部門合力推動海洋環境綜合治理,從聯動治理、數據共享、聯合通報、同步考核等方面共同推進海陸環境保護。同時,堅持“以海定陸、以陸護?!?,以海洋環境容量控制開發強度,加快建立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明確近岸海域水質控制目標,制定陸源入海總量削減方案,倒逼陸上環境綜合治理,形成以“灣長制”檢驗“河長制”和“263”整治成效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牢牢掌控陸源污染的遙控器,促進海陸一體化發展和保護。

二是把工作責任向縣區、功能板塊壓緊壓實。我市成立了市、縣兩級的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政主要領導的領導責任,自上而下明確責任分工。年初,市政府與各沿??h區、功能板塊簽訂了“灣長制工作責任書”,并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縣區考評成績和領導個人考核結果掛鉤。各沿海縣區、功能板塊細致謀劃,建立巡灣員巡灣制度,安排沿海鄉鎮專職人員開展巡灣工作,實現全市海灣巡灣區域全覆蓋,實時掌控海灣生態環境狀況。
三是積極推進“灣長制”信息化建設。我們與移動運營商合作開發了“灣長通”手機APP,通過基層巡灣員的使用,每天生成巡灣日志并實時上傳岸灘影像信息,使各級灣長能夠及時掌握岸灘環境狀況。同時,我們不斷加快整合現有海洋信息數據平臺,與國家海洋一所、華東地質勘探局海洋院、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通過該系統的建設完成海洋生態監測與評價、海域海島三維立體監管、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公共服務等信息大融合,為“灣長制”工作發展助力,不斷提升“灣長制”工作水平。
李明:再請一位媒體朋友提問。
記者:請給介紹一下我市通過實施“灣長制”試點工作將實現的目標有哪些?
桂迎寶:通過“灣長制”的實施,我們將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一是海洋綜合管控能力顯著增強。海洋督察整改工作得到全面落實,海域使用規劃體系不斷完善,海洋工程全過程監管有效實施,海洋生態紅線管控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實施;
二是陸海污染防控能力不斷加強。入海河流監測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海洋環境在線監測系統不斷建設完善,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河湖水環境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三是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全市海洋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完善,岸線、海島生態整治修復工程深入實施,沿海防護林和濱海濕地建設取得成效,海洋垃圾清理穩步開展,濱海旅游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廣大市民的海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四是海洋災害風險防范能力不斷增強。涉海工程得到有效管理、港口和海運船舶監管進一步加強、海洋污染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漁業安全生產不斷加強;
五是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得到有力推動。海洋牧場建設水平顯著提高,漁業園區升級改造工程有力推進,漁業健康養殖新模式得到有力推廣,養殖用海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海洋捕撈漁船“雙控”工作深入推進;
六是海洋生態執法監管力度有效加強。涉漁“三無”船舶得到有效整頓,養殖用海專項整治不斷增強,海洋伏季休漁管理穩步實施以及海洋工程和海洋環境執法不斷強化。
通過“灣長制”的實施,我們將努力打造一個“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人悅”的海洋生態文明高度展現與海洋經濟和諧發展的海州灣,讓我們因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和諧的海港城市而感到幸福。
李明:好的,再次感謝前來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各位記者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參與。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