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以來,生豬價格快速下降
監測數據顯示,自9月份以來,我市生豬出場價格快速下降,以10月7日監測數據為例,生豬出場價與9月初相比下降了15.1%。生豬價格下降,或為供應持續高位、需求提振不足、天氣因素抑制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供應端供應充足。產能處于高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仍超過4000萬頭,高于官方設定的3950萬頭調控目標,生豬基礎供應充足。另外,為完成出欄計劃,規模養殖場在9-10月增加出欄。同時,中小散戶因價格下跌產生恐慌,提前出欄,形成"越跌越賣,越賣越跌"的惡性循環。
二、需求端 "旺季不旺" 。中秋、國慶"雙節"的傳統消費提振效果遠不及預期,節日后需求更是慣性回落。另外市場上替代品選擇豐富,牛羊肉、禽肉及水產品等供應充足,價格也不高,對豬肉消費產生分流。
三、天氣等因素抑制。南方持續高溫和北方的降雨天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戶外消費和腌臘等活動的開展。
(附:今年以來生豬價格走勢)

總體來看,9月份以來生豬價格的快速下跌,是高供應與弱需求這一核心矛盾在短期內的集中爆發,并因市場悲觀情緒而被放大。隨著天氣轉涼帶動消費小幅回升,以及前期壓欄大豬的風險逐步釋放,四季度的豬價有望逐漸止跌企穩。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