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以“晶耀東海礦聚八方”為主題的2025東海國際水晶礦物寶石博覽會在中國東海水晶城拉開序幕。作為東海水晶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新標志,此次礦博會成為展現“世界水晶之都”數十年產業蝶變和分享、推廣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經驗的重要平臺和窗口。開幕式上,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同步發布了水晶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
“2025東海礦博會”由中國觀賞石協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旨在深度挖掘東海水晶市場的國際交流潛能,打造國內水晶礦物寶石領域最具活力的消費場景與流量高地以及國際知名的水晶礦物寶石展示、研發與文創基地。此次礦博會匯聚了全球水晶、礦物晶體、隕石等精品和全球優質展商、專業買家,同步舉辦水晶創新發展交流會、天然水晶精品展、以穿戴甲為主題的美業展和4項特色產業技能大賽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展賽融合”的方式,推動地方優勢產業攀高向新。
當天的開幕式上,對東海縣首批10家誠信標簽使用商戶進行授牌,為電商直播達人頒獎。當天下午,舉辦東海縣職業技能大賽頒獎儀式,對2025年全國輕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工藝品雕刻工(水晶雕刻)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天然水晶精品展暨“晶藝杯”創新設計大賽、2025第八屆“水晶城杯”電商直播技能大賽和2025第二屆東海手工穿戴甲設計大賽的獲獎個人進行了頒獎。
礦博會期間還舉辦了“百名客商看東海”、地球科學分享會,開幕前在江蘇南京舉辦了東海縣“十一”黃金周暨秋冬康養季主題推介會。
東海水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其30萬噸的水晶儲量占全國70%以上,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為產業崛起埋下伏筆。20世紀后期,東海開啟水晶“提籃小賣”的創業雛形。1989年,建成擁有1200個攤位的臨時市場,當年交易額便達7000萬元。1992年成為東海水晶產業的重要轉折點,在市場經濟政策鼓舞下,國營、集體、家庭及個人紛紛投身水晶飾品加工,產業規模迅速擴張,拉開了快速發展的序幕。如今,海外水晶產地活躍著1萬名東海“淘晶人”,國內也有1萬多名采購者“搜羅”原石,實現了從依賴本地資源到買全球原料的跨越。
數十年深耕細作,東海水晶產業在“富民強縣”的答卷上交出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縣水晶從業人員超30萬人,形成3500余家加工企業的產業集群,水晶交易額突破460億元,較上年增長15%。2025年更是勢頭強勁,僅1-8月交易額就達390億元,同比增長27.8%,預計全年有望突破600億元大關。在電商浪潮中,東海順勢而為,2024年水晶電商交易額達320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跨境電商銷售額50億元,被賦予中國文化內涵的“東海造”水晶產品通過網線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