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辦事蓋章要跑鎮里,往返至少要1小時,現在家門口10分鐘就能搞定!”近日,贛榆區青口鎮文化社區居民尋愛民在“麗景微社區”快速辦結社保卡變更業務后連連稱贊。
數字賦能、整合升級、一網通辦,是如今贛榆區基層治理的關鍵詞。贛榆區在全市率先推廣使用鎮村電子印章,以“數字革命”重塑服務流程,上線村級證明“云開具”系統,整合人社、醫保等高頻業務至統一平臺,居民可辦理經營場所證明、出入境證明等多項業務,實現“在線申請、云端審核、一鍵下載、一次辦結”。目前全區563個電子印章全面啟用,村社“智慧大腦”24小時在線。“我在提案中建議,推動‘數字政府’向基層下沉,將‘一網通'功能延伸到鄉鎮,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米',提案承辦部門很重視,多次聯系我,聽取意見建議。”贛榆區政協民革民進委員、區福利院副院長楊娟說。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是贛榆區政協持續關注的重點。近年來,贛榆區政協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協商,圍繞“推動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優化基層服務環境”等方面提交提案10件,提出意見建議20多條。“賦權鄉鎮、下沉基層、促進社會治理強基固本”專題協商會議”等提案被轉化為年度協商議題,在政協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上專題協商2件提案作為年度重點提案由區委、區政府領導領辦督辦。
柘汪鎮將轄區劃分為68個綜合網格和16個專屬網格,創新打造300余平方米的5G指揮中心,集成“政務服務一窗口、綜合執法一隊伍、指揮調度一中心、鎮村治理一張網”四大功能。今年新增的3臺巡檢無人機,讓這個“智慧大腦”如虎添翼。“每臺無人機監控半徑達10公里,固廢填埋、占道經營等問題無所遁形。”中心負責人吳云葉說,受理的各類事項70%在網格內就地化解。
“我在提案中建議全方位服務模式,推動社會服務進基層、基層事務進網格,相關部門采納后,做得更細更好。”贛榆區政協農業農村委委員、城西鎮龍窩村會計許妍說。為破解“屬地責任”與“條線責任”交叉難題,贛榆區細化“最小顆粒度”標準,以《鎮級權責事項清單》為綱,梳理匯總涵蓋777項的部門回收清單,將58項高頻事項精準下沉至鎮級,試點“八辦一中心”動態對接機制,實現鎮職能機構與區級部門“多對一”“一對多”協同銜接。同時,將全區900個網格細化為3539個“微網格”,構建“鎮—村(社區)—網格—微網格—戶”五級治理體系,有力提升基層報務能力。
“基層治理沒有終點,我們將繼續以群眾滿意為標尺,為更好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凝聚智慧,貢獻政協力量。”贛榆區政協主席臧國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