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球隊與一座城的全力以赴 ——連云港征戰“蘇超”八強之路回望(一)
9月27日夜,連云港市體育中心,終場哨響的剎那,3萬人齊聲吶喊響徹全場。
“八強,我們來了!”
一整個夏天,一支球隊和一座城,所有人的心都跟著“蘇超”的節奏同頻跳動,他們用拼搏和汗水,一步步蹚出了屬于自己的光——
這是一支“含蘇量”“含連量”雙達89%的本土之師,帶著山海之城的煙火氣,埋首在草皮上跑、在攻防里拼,把連云港人的實在穩穩地踢進每一場對決里;
這是一支充滿韌勁的球隊,開賽之初默默無聞,甚至不被看好,前行中充滿了波折,可他們偏不認命,把跌倒的疼都變成了往前沖的勁,一步步叩開了通向勝利的大門;
這是一支終于圓夢八強的球隊,把12場比賽的汗水與期待,把整座城的守候與鼓勁,都凝聚在“晉級”的瞬間,讓所有的熱愛與堅持有了最滾燙、最圓滿的回響。
成就夢想 拼出“連”字號的韌性
今年初,2025年江蘇城市足球聯賽的戰鼓敲響,連云港迅速響應,啟動球隊籌備工作。學生、教師、公司職員、消防員、醫生……來自各行各業的35名隊員,集結成連云港隊。
從5月10日常規賽的首勝,到9月27日昂首挺進八強,4個多月的征途,連云港隊一場場地比,一場場地拼,既有勝利時的振臂歡呼,也有失利后的不甘落寞;既有落后時拼至最后一秒的不放棄,也有絕境中抓住機會的關鍵轉機。
但無論輸贏,每一場都是“死磕到底”的戰斗:
徐州一役,第93分鐘依舊落后,連云港隊卻頑強破門,來不及慶祝繼續發起猛烈沖鋒;對陣蘇州,終場哨響時,隊員們躺倒在綠茵場的身影,讓看臺上的球迷紅了眼眶;迎戰淮安,77號小艾受傷后仍咬牙站起,搖晃的身影令人動容;客場戰宿遷,兩球落后的絕境下,連云港隊18分鐘內連扳兩球,點燃了所有連云港球迷的激情;鹽城奧體中心的賽場,連云港隊用一場意料之外的勝利,讓隨隊而來的球迷直呼“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的球隊!”
隊長王志鵬手腕骨裂仍帶傷堅持比賽,賽后坦言:“作為隊長不能輕易下場。”他的這句話,道出了整支球隊的信念,戰至最后一秒,拼到哨聲響起,這就是連云港隊的模樣,他們不是專業的球隊,卻用最專業的態度,拼出了連云港這座城市的精氣神。
場場追隨 源自對“連”字號的熱愛
連云港隊的奇跡,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斗,而是一場跨越綠茵場的“雙向奔赴”。
100多天里,山海連云、大圣、0518等球迷會組成的“最強啦啦隊”,用最熾熱的愛,陪著球隊走過每一段征程,這是“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的深情,是“步步相隨,不離不棄”的厚誼。
山海球迷會潘康亮寫下了這段文字:“每個比賽日,看臺都是球迷的‘戰場’。提前3小時到場,老球迷教新球迷掛橫幅、調試喇叭,稚氣童聲的吶喊混著中年人的嘶吼,在碩大的體育場里碰撞、交融。
當球員們踏上草坪熱身,看臺上的歡呼便如潮水般涌來——這是我們與隊員最初的聯結,無關勝負,只為‘并肩’二字開場。”
7月6日對陣宿遷,77號球員小艾因傷缺陣,比賽第77分鐘,看臺上突然舉起他帶傷拼搶的畫像,全場齊聲高呼“小艾!小艾!”這份溫情連對手球迷都為之動容。連云港隊惜敗泰州隊,鼓手韓明宸眼中有淚:“勝負是兵家常事,賽后,我們一直在用歌聲、口號為球隊加油助威!”8月17日客場戰南通,大比分落后時,連云港球迷一邊流淚一邊吶喊“繼續戰斗”,沒有抱怨只有心疼與鼓勵:“他們代表連云港付出過,我們就永遠支持。”
在場外,每到比賽日,港城市民聚集在廣場、商場的大屏幕前,頂著酷暑,與場內同頻共振,為連云港隊吶喊助威。場內場外,許多球迷的嗓子早已喊得嘶啞,甚至發不出響亮的聲音,但大家依然用盡全身力氣,一遍又一遍,執著地呼喊著:“繼續戰斗!”“輸了也支持!”“下一場,進球!贏球!”
賽場上球迷們熱情加油,賽場外大家又用行動繪就著“蘇超”最亮的文明底色。
就像連云港主場戰平蘇州,兩隊球員在禁區拼搶時頭部相撞,起身后互相拍拍肩膀,相伴走出賽場,同喝一瓶水。比賽結束后,球迷迅速從“吶喊模式”切換到“環保行動派”——主動撿拾垃圾、清理看臺。這種文明素養,源自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源自社會文明風氣的熏陶浸染。今年,我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樣的文明沃土滋養出深厚的文化根基,進而開出“蘇超”賽場上的文明之花。
全情投入 是“連”字號全城的溫度
每一場“蘇超”比賽,不僅是對球員們的考驗,更是對連云港這座城市賽事籌備與組織能力的檢驗。而連云港,用一場場“零差錯”的保障,向外界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擔當。
6個主場賽事,從競賽組織到檢票入場,從安保維穩到醫療保障,全市近20個部門組成了6個專項保障組,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為十多萬球迷奉獻了一場場精彩、安全、有序的足球盛宴。比賽日當天,工作人員早早便來到現場,布置場地、調試設備、引導觀眾,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無微不至。
8月31日,距離比賽正式開始還有4個小時,暴雨卻傾盆而下,公安、交警、志愿者等賽場保障人員挺立在風雨中,他們說:“賽場的通暢和安全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場內山呼海嘯,總有一群人或背向球場,或在各處的點位上聽完全程,他們被稱為全場“最能忍的人”。
賽場外,全城上下用最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來到這座城市的球迷。盛夏的鹽河巷,每當有客場球迷前來觀賽,商戶們都會熱情地為他們端上地方特色小吃;在連云港體育中心,客場球迷的座位永遠被安排在不被太陽直射的陰涼地里;每當有球迷專列抵達連云港,迎接球迷們的不僅有熱情的志愿者,還有裝滿了連云港特產的大禮包……博主“淮安陳大”笑著感慨:“連云港像個大直男,只管付出!”
一座城的全力以赴,共同托舉起這場屬于港城的足球盛會。“你可以永遠相信連云港!”這句吶喊超越賽場。
面朝大海的包容澎湃,背倚云臺的堅韌沉穩,融入連云港的血脈,從深耕港口到布局新興產業,從優化營商環境到保障民生,連云港人始終以“每一次搶斷都凝聚全力”的勁頭奮勇向前。
這個夏天,留給我們的“蘇超”印記,是球隊拼出來的底氣,是球迷守出來的溫情,更是城市向前的力量。未來,這支“連”字號球隊還將在賽場上奔跑,而這座叫連云港的城,也將帶著這份熱血與堅韌,在時代的賽場上奮力奔跑,創造更多屬于自己的奇跡!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