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打造“一帶一路” 陸海聯運高效樞紐
近日,一列滿載哈薩克斯坦鉻鐵合金的鐵路專列,駛入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完成卸運。就在上周,該基地卸車量突破531車,增長77%,創今年單周峰值。今年以來,連云港港依托“兩基地一班列”,通過股權合作、航線拓展等舉措,持續提升物流樞紐效能。
連日來,中亞鉻鐵合金、鉛錠、小麥、肥料等貨物經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換裝后密集抵達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港口提前以“一張網”機制跟蹤列車運蹤、掌握編組及到達時刻,協調鐵路部門創新實行“三班制+機動模式”,確保“列車不等位、設備不停機”。作業現場,3臺軌道吊、1臺輪胎吊同步啟動,單節車皮全流程作業壓縮至6分鐘,形成“快接、快卸、快排、重復裝車”閉環。
據統計,9月上旬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計裝車825節,卸車809節。
物流場站的高效應對,是連云港港建設“一帶一路”物流樞紐的縮影。如今,中哈基地“班列+海運”模式優化,“站到站”“門到門”服務升級;“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10條寬軌投用,貨物可快速換裝銜接亞歐市場。基地還升級數字化調度中心,強化場站雙向對流與數據聯通,今年1至8月,兩個場站完成操作量41.33萬標箱。
依托“兩基地一班列”聯動模式,連云港國際班列網絡持續完善。今年1至8月,累計開行610列,“連云港—塔什干”線路入選國家鐵水聯運品牌案例;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一期啟用,中歐班列跨里海運輸破10萬標箱;無錫、鹽城接續班列開通,連徐中歐(亞)班列集結中心獲批,國際通道更暢通。
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同樣動能強勁。園區構建“公、鐵、河、海”多式聯運體系,在中亞、東南亞布局6個海外倉,國際物流服務能力提升。“我們聚焦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海基地建設,為中亞國家提供物流服務,打造中轉樞紐;同時依托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管理委員會物流發展部部長劉知斌表示。
一列列班列向西行,一條條航線連四海。從卸車量激增77%的攻堅突破,到“班列+海運”的服務升級,連云港港正以更密集的物流網絡、更高效的運營能力,持續筑牢“一帶一路”陸海聯運樞紐根基,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物流支撐。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