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科院關鍵技術借“機”到一線
如何讓前沿農業技術跨越地域限制、打破時間壁壘,精準普及更多種植戶與農業企業?市農科院給出了“線上教學”的答案。近年來,市農科院在開展線下科技服務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線上科技服務,借助短視頻等平臺為種植戶及相關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不僅有效提升了種植戶技術水平,更推動了農業產業產學研深度融合,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我們深知傳統線下技術指導覆蓋范圍有限,很難滿足所有種植戶與農業企業的需求,所以主動轉變思路,采取線上教學的方式,把關鍵技術‘搬’到屏幕上。”市農科院蔬菜研究室副主任惠林沖說。為了讓這些優質技術內容真正“活”起來、傳出去,自2018年起,惠林沖便持續深耕網上平臺,堅持以“實用、易懂”為核心內容,聚焦種植戶日常生產中的痛點難點,如洋蔥返春病害問題,專門制作洋蔥霜霉病預防技術視頻;針對暴雨對洋蔥育苗影響,推出無紡布覆蓋育苗技術等短視頻,這些短視頻憑借專業性、實用性和易懂性,迅速吸引了大眾關注,成為洋蔥種植戶與農業企業獲取技術的重要渠道。
為確保科技服務的持續性,市農科院多個業務研究室還創新服務模式,將“課堂”搬到微信群,組建了由專家、種植戶、企業代表組成的線上交流社群。在微信群中,專家實時解答種植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最新的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為種植戶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同時,通過微信群的互動交流,各業務研究室還能及時了解種植戶的需求,調整服務重點,使科技服務更加貼合產業實際,真正做到精準賦能。
據了解,通過一系列網上科技服務舉措,市農科院蔬菜研究室已幫助眾多洋蔥種植戶提高了種植技術水平,有效解決了他們在品種選擇、病蟲害防治、產量提升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顯著增加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在茶樹生長關鍵期,果林研究室專家扎進茶山,實地觀察茶樹生長態勢,指導茶農如何根據茶樹生長狀態進行茶園科學施肥和生態管理,同時,將這些實用技術制成短視頻,通過線上平臺分享給茶農,讓茶農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資源與環境研究室專家依托微信平臺為食用菌種植戶提供菌菜輪作種植技術指導,針對種植戶普遍面臨的蔬菜品種選擇、茬口安排、田間精細化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核心技術實時逐一解答。
如今,無論是田間地頭忙碌的種植戶,還是農業企業的技術人員,只需打開手機,就能跟著專家“手把手”學技術。這種線上教學模式讓市農科院的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實際動力,惠及越來越多種植戶。
“我們將繼續優化網上科技服務模式,拓展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容,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和線上平臺,為更多農業產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科技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市農科院科技服務處主任柳麗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