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式啟動青年社科學者“雙百工程” 以“青春引擎”打造特色智庫品牌集群
日前,我市正式啟動青年社科學者“雙百工程”,計劃用3年遴選培育100名青年社科骨干,資助100項具有港城辨識度的學術研究成果。工程由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牽頭實施,涵蓋人才培養、課題攻關、成果轉化等全鏈條支持體系,標志著我市社科人才梯隊建設邁入系統化、品牌化新階段。
“青年學者是地方智庫建設的生力軍。”在剛剛舉行的市青年社科學者“雙百工程”建設推進會上,市社科聯主席商顯福表示,當前區域競爭本質是人才與智力的競爭,“雙百工程”旨在破解青年學者“成長周期長、成果轉化難、服務地方渠道窄”等痛點,直面有較大影響力的高質量智庫的缺乏,通過“選苗、育苗、用苗”一體化機制,讓青年智慧精準對接現實發展需求,并借此整體提升我市智庫能力,打造特色智庫品牌集群。
工程聚焦35歲以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青年學者,入選者將獲得“一對一”導師指導、學術研修、項目資助等“組合式”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的市應用一般課題中將設立不少于20%的青年專項,鼓勵青年學者積極申報市社科基金項目;對表現突出的將優先推薦進入省市相關社科類學會,并在重點課題申報、省市社科評獎等工作中優先推薦,形成“研究有動力、轉化有激勵、服務有價值”的良性循環。
工程鼓勵青年學者從“真問題”中提煉研究方向,確保“研究課題從實踐中來,成果到實踐中去”。“智庫的生命力在于解決真問題。我們不僅要資助‘寫論文’,更要推動‘解難題’。”根據市社科聯學會部提供的數據,在今年立項的社科應用研究項目中,青年學者承擔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自籌課題共55項,總量較以往增幅很大。
在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背景下,工程還特別鼓勵青年學者探索前沿領域。在“工程”建設推進會上,市社科聯就邀請省社科聯研究室主任李啟旺、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元宇宙研究室主任柳春陽作“人工智能”主題輔導,最新立項的社科應用研究項目中,還包含20個左右與人工智能主題相關的研究方向。“青年學者思維活躍,對新技術、新趨勢敏感度高。”市社科聯學會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這種“技術+社科”的交叉創新,正重塑傳統智庫研究范式。他們還依托市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籌),支持青年社科人才參與數據清洗、數據標注等專題知識庫建設基礎性工作,支持開展大模型訓練和文生內容工作等。
“智庫、專家以及專家庫三者組合缺一不可。我們尤其要把專家庫建設當作一項制度創新來認識和把握,通過政產學研整合、任務驅動、課題管理等手段,推動更多‘理論之思’與‘現實之問’有機對接,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堅實支撐。”市社科聯主席商顯福介紹,工程將進一步聯合高校、社科機構、企業等建立青年社科學者人才庫、成立青年社科學者導師團、開展青年專項學術活動等,讓他們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為高水平建設社科強市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