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住房租賃條例》實施 為住房租賃市場劃定“行為紅線”
今年8月底,市民肖女士想要退掉租住了兩年的房子,告知房東后卻被對方以不退還部分押金作為退租的條件。“說我告知的時間太遲,影響她的房子再次出租,因此必須用押金作為補償條件。”肖女士說租房時房東并沒有提出這個要求,也沒有簽訂合同,為此雙方爭執不下。
記者從市住建部門獲悉,隨著《住房租賃條例》在港城的落地實施,類似這樣的房屋租賃糾紛將從根源上獲得改變。9月15日,我國首部專門規范住房租賃的行政法規——《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旨在解決租房市場長期存在的痛點問題,如押金難退、隨意漲租、虛假房源等,為住房租賃市場劃定“行為紅線”、筑牢“權益底線”。
“《條例》直面住房租賃市場的多年頑疾,對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賃企業、住房租賃經紀機構的違法行為,分別作出了嚴格規定。”9月23日上午,在市住建部門舉辦的《條例》宣貫會上,房產專家王維國說。記者從市房屋產權管理中心獲悉,為了更好地落地執行《條例》,我市已研發完成了“市住房租賃企業及租金監管服務平臺”。而該平臺的核心作用是個人承租住房租賃企業房源中,對租客資金進行監管,保障租客租金押金安全,規范住房租賃企業運營,防止住房租賃企業卷款跑路或挪用資金。
“平臺通過‘風險金+月付’的監管方式,將住房租賃企業風險金、承租人的租金及押金存入企業監管賬戶,住滿一個月企業即可申請提取對應房源一個月租金,既保證承租人資金安全,又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市房屋產權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此外,該平臺兼顧租房掛牌、網上簽約、租賃備案、信用評價等業務,一站式完成租房所有手續。
事實上,為了引導房屋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我市自2011年起就通過租賃備案數據、市場數據、采集數據,每半年整理發布房屋租賃市場動態信息并發布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作為引導房屋租賃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指導租金平衡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租賃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